Teacher Burnout - 认识教师工作倦怠,寻求有效因应策略
文章:谢月英你常感觉到疲劳吗?或是你常感觉到头痛、肠胃不适,甚至抵抗力降低呢?亦或是在学校时常感觉到情绪低落、对教学工作缺乏热情?如果您有上述类似的情况,请特别注意您可能出现工作倦怠了喔!
关注教师身心健康与工作倦怠的重要
教师常是学生认同与观察模仿的主要对象,其言行举止、工作质量及身心健康,对学生的学习与人格发展均有深远的影响。更具体地说,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人物,不仅主宰教学的成败,更在朝夕相处的师生互动观察学习中,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心理健康。鉴于教师对学生此种深远的影响力,足见优良适任教师的重要性,因此,教师的心理健康、工作压力及工作倦怠是个值得关注的课题。
教师是最令人疲累和压力最大的职业之一,OECD公布的2018年“教学与学习国际调查”(TALIS)指出,接近五分之一教师认为教师工作对其身心有负面影响需提早因应,而在台湾有多达 42%的资浅教师在工作中感到有压力。教师的工作压力也反映在教师流失上,美、英、澳的研究发现,因工作压力而预计在3至5年离职的教师高达 20至50%(许敏溶,2022)。教师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问题是既存的事实,值得深入探讨及寻求因应策略。
教师工作倦怠的定义、症候及影响
(一)工作倦怠的定义
什么是工作倦怠?有些学者采用原因观点界说:工作倦怠是工作过度负荷产生的现象,或是过度追求不切实际目标的结果,又或是应付工作压力挫折的结果。另有采取症候结果观界说 :认为工作倦怠是工作动机的改变,是工作的疏离,或是身心交瘁的症候,甚至是对工作感到厌倦(谢月英,1989)。(编按:界说,意思是指对一种事物的本质特征或一个概念的内涵外延,给予确切、简要的说明。)
笔者综合各家立论,提出一个整合的定义:工作倦怠是一种常发生在专业助人工作者身上的症候群,在人与环境互动下,产生高工作压力与低工作满意,因无法有效因应,而引起生理、情绪及态度上的耗竭,对服务对象失去关心而缺乏人性化,工作情绪低落,且缺乏个人成就感,失去工作动机而产生工作疏离的现象,不但危及个人身心健康,且影响服务对象及机构的福祉。
(二)教师工作倦怠的症候
教师工作倦怠会显现在身心、情绪及行为表现上,倦怠的症候有四大类(Cacha, 1981; Kalker, 1984; 谢月英,1989):
(三)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
教师工作倦怠对教师本身、受教学生及服务学校都有着不利的影响,分述如下:
1.影响教师身心健康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及工会2021调查全港学校发现:超过80%的教师工作压力过大和略大,79%教师不鼓励或很不鼓励学生或子女将来投身教师行列;除精神健康外,身体痛症亦困扰他们,55%教师有腰酸背痛、颈肩疼痛及喉咙痛的健康问题 (香港教联会,2021)。不少研究结果显示,工作倦怠的结果,使教师健康不良、心理不适,削弱自尊、自我概念及能力,严重影响教师身心健康及生活,甚至产生婚姻家庭及人际关系疏离等问题。
2.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及人格发展
某些研究显示:教师工作倦怠的结果,将丧失对学生的关注和情感,以一种疏离的、缺乏人性化的方式对待他们(郭生玉,1987;Farber&Miller,1981;Maslach,1978)。Cunningham(1983)认为工作倦怠使教师表现僵化和权威,师生间缺乏双向的沟通(黄淑珍,1988)。可见,工作倦怠会影响教师效能,降低教学质量,损害师生关系,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及人格的健全发展。
3.影响学校教育质量及专业精神
对学校而言,教师工作倦怠使学校工作士气低落,降低服务质量,提高迟到早退、缺席、旷职、离职及提早退休的比例。研究发现许多教师因工作压力和工作倦怠感到筋疲力竭,最后选择离职或提早退休(连志刚等,2020;Hakanen et al., 2006; Stoeber & Rennert, 2008)。
综上所述,教师工作倦怠对教师、学生、学校及社会的福祉,均有不良的影响。因此重视教师工作倦怠的情形,提供有效因应策略,实属重要。
教师工作倦怠的形成原因
教学情境中存在许多压力源,研究显示个人承受的工作压力越大,工作倦怠就越高(吴楦晴,2005;王琡棻等,2004; Brewer & McMahan, 2003; Ray,1991)。然而教师工作倦怠的成因,并非纯粹因压力源的存在,许多研究也显示个体的认知、因应压力的策略也和工作倦怠息息相关。综合而论,成因可归纳为三种取向:
(一)一般原因论,强调诸多压力源的存在,包括:
1.社会因素:主要来自社会的期望,家长的干涉或不合作,期望或价值观的冲突,社经地位低,较少晋升机会,社会的保守观念及大众的非议等。
2.学校因素:来自组织的角色冲突不明确及高期望、缺乏行政支持及决策参与、未获上司赏识及晋升不易、不当的领导和同事关系、行政干预的认知失调、非自愿调任、教学设备不佳等。来自学生的,如学习与生活问题、异常行为及师生关系等。来自教学的,如过度工作负荷、超额班级人数、大量考试、工作时间太长、待遇欠佳及缺乏教学成就感等。
3.个人因素:伴随性别、年龄、婚姻状况、任教年资、教育程度、担任职务等背景因素而来的特质因素,以及人格特质(如内外控信念、A型人格)和专业知能等。
(二)认知取向原因论
认知取向原因论者认为压力是个人知觉的结果,“个体对环境的知觉”“自我控制感”是两个重要的角色。Kyriacou (1987)提出工作倦怠的关键在于威胁的知觉,而威胁来自于害怕面子、自尊、能力感的丧失及他人的看法。
认知取向原因论将认知视为工作倦怠的主因,包括个人的思想、观念、信念及对事物的知觉(Matthews,1980;Wiggers,Forney&Schutzman,1982),当个体持有负向内在自我语言,也就是非理性想法,会提高自我挫败行为,而产生压力,导致工作倦怠。综上所述,教师工作倦怠的主因乃是教师持有过多的非理性想法,过度追求不切实际的期望(Farber, 1983; Flint, 1982; Fischer, 1983),有待重建合理的认知。
(三)压力调适取向原因论
压力调适取向原因论强调工作倦怠来自无效的压力因应机制。Moracco(1981)提出“工作倦怠是一组处理压力的无效因应机制”的说法。许多学者将工作倦怠视为无效的压力因应策略,当个体面临压力,采取攻击憎恨、逃避退缩、嘲讽否认等防卫方式,而产生更大的挫折,导致更负向的认知与情绪,恶性循环形成更严重的工作倦怠。Ceslowitz(1986)、Espelien(1985)、Spector (1984)等许多实证研究结果,支持因应策略和工作倦怠有密切关系,个体若能运用有效策略因应压力,则能减少或避免工作倦怠的产生。
教师工作倦怠的理论模式
关于工作倦怠的理论模式,有多位学者各自从某角度或层面建构理论模式。然而教师工作倦怠不是单一层面的问题,应被视为多向度的(Hamberger&Stone,1983)。Maslach和Jackson (1984)主张应尝试建立多元模式,整合科技观点,以免遗漏重要变项(刘淑慧,1987)。笔者参酌相关模式的论点,整合前文教师工作倦怠的探讨,试着建立整合而多元化的”教师工作倦怠理论模式”,如图所示。
此模式在描述人境互动下,产生工作压力与工作不满意,进而形成工作倦怠的动力过程。模式左边为可能压力源,包括社会、学校、个人背景等因素,经个体知觉及认知处理,受理想、价值、期望、能力、非理性信念、内外控倾向及A型人格等个人特质影响。若认知处理后,无法满足个体内外在的需求,会使个体感受威胁,失去自尊及控制感,而产生工作压力、工作不满意及负向情绪。此时个体若缺乏有效因应策略,采取消极负向的防卫机制,便进而形成工作倦怠,进入恶性循环的状态。如果个体对压力源能采取有效认知处理,或当实际压力产生时,能使用有效的因应策略,则可免于工作倦怠,且能提升个人的自尊、控制感、胜任感,增进自我效能与自我强度,促成自我的实现。
此一整合多元的模式,兼顾教师工作倦怠的多层面向及可能动力历程,具以下特点:
改善教师工作倦怠的有效介入策略
(一)研究之建议策略
许多学者均认为研拟有效辅导介入策略,协助教师改善工作倦怠是必要可行的。笔者整理相关文献(谢月英,1989),归纳学者们 对改善教师工作倦怠所建议的因应策略有:认知重建、松弛训练、时间管理、休闲活动、社会支持、发展专业技巧、培养幽默感、问题解决技巧训练、社交技巧训练、良好健康习惯、运动、发展个人爱好、价值澄清、情绪表达、改变组织环境、改变生涯等策略,其中占较多数的建议策略有:改变组织环境、松弛训练、时间管理、社会支持、认知重建及休闲活动等策略。
(二)理论模式之介入策略
由笔者建构之教师工作倦怠理论模式可知,介入策略可由三处着手,一为环境压力源,二为个人认知处理,三为个人之因应技巧。
1.改善环境压力源策略
环境压力源社会因素可着力处有:给予教师合理的社会期待及社会经济地位,提升待遇及晋升机会,建立家长教师有效的沟通与合作机制等。学校因素方面可着力处有:明确教师角色、职责与期望,提供校务讨论及决策参与;建立校园社会支持系统,包括主管肯定及同侪支持;工作情境健康化,适度的工作时间及工作负荷;成长专业知能技巧,协助建立良好师生关系,及学生问题解决。
2.个人认知重建策略
如前所述,认知在教师工作倦怠中扮演重要角色,工作倦怠常肇因于个体的不当认知,如非理性想法或不切实际的期望,改善之道乃在于采取认知重建策略,改善个体的认知,步骤有三:(1)检查事件和信念交互作用后的知觉和情绪反应;(2)如果反应为负向,则应重建其认知;(3)借改变个体的思考方式,改善其负向情绪或行为反应 (Matthews, Hill, Casterl, 1985)。常用的认知疗法有Ellis 的理性情绪治疗法,Beck的认知治疗法和Meichenbaum的自我教导训练,其中Ellis的理情治疗ABCDE模式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且为此种治疗取向的核心(Matthews,Hill,Casteel,1985)。
3.个人压力调适策略
教师工作倦怠理论模式的第三个介入点可见:工作倦怠乃是个体处于压力情境中,缺乏有效因应技巧所致。而压力调适策略旨在透过协助个体对实际压力及调适策略的认知,学习有效因应策略,藉以调适压力,改善工作倦怠。
Matthews(1980)指出压力调适的步骤,建议可协助个体先确立压力症候,分析压力来源,继而发展压力调适计划,再付诸实践及评量修正。其压力调适计划包含:认知重建、改变健康习惯、松弛训练、时间管理、休闲生活及寻求社会支持等策略,可应用于协助教师提升压力因应技巧,改善或避免工作倦怠。
综上所述,透过了解相关研究的建议策略,及理论模式呈现的可介入策略,相信对寻求教师工作倦怠有效因应策略,能提供些实质的参考与帮助。
结语
教师辛勤耕耘,运行教育伟业,成就每个未来的社会栋梁,角色之重要不可言喻,值得给予他们更多的尊重、关怀及协助。本文透过对教师工作倦怠的解说、成因分析及理论模式的建立,探讨教师工作压力与倦怠课题,寻求有效介入策略,以协助教师克服工作倦怠,增进教师身心健康及教学成效,而有助学生健全的发展与教育质量的提升;抛砖引玉,期待教师生涯困扰获得更多关怀及协助。
Reference
王琡棻、张英鹏(2004):台北市、高雄市小学资优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工作压力、因应策略与职业倦怠之相关研究。资优教育研究,4卷,2期,105-132页。
吴楦晴(2005):大学校院课外活动组行政人员工作压力与职业倦怠关系之研究。台湾师范大学公民教育与活动领导学系在职进修硕士论文。
香港教育工作者联会(2021) “教师身心健康”问卷调查。https://hkfew.org.hk/images/content_file/
“教师身心健康”问卷调查结果.pdf.
郭生玉(1987) 教师工作心厌与背景因素关系之研究。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报,20期37-54页。
连志刚, 黄建翔, 张育菁, 阮宜庭, (2020) 工作便利?还是工作压力?教师下班后实时通讯软件公务使用情形与工作倦怠之关系──以教师工作价值观为调节变项。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报,2022,53卷,3期,717–744页。
许敏溶(2022) 助教师增强专业及减压台师大打造教师效能支持枢纽。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20705/2287797.htm。
黄淑珍(1988) 国中教师背景因素、工作情境、人格特质与工作倦怠的相关研究。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研究所硕士论文。
刘淑慧(1987)助人工作者职业倦念量表之编制与调查研究。台湾教育学院辅导研究所硕土论文。
谢月英(1989) 三种辅导介入策略对小学教师工作倦怠、非理性信念及内外控信念影响效果之实验研究。台湾师范大学教育心理与辅导研究所硕士论文。
Brewer, E. W., & McMahan, J. (2003). Job Stress and Burnout among Industrial and Technical Teacher Educators. Journal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Research, 28 (2), 125-140.
Cacha, F. B. (1981).Teacher Burnout: Causes and solutions. Kappa Delta Pi Record,18(1),26-27.
Ceslowitz, S. B. (1986) A study of burnout among registered nurses in relation to use of stress-reducing coping strategies. (Master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St. John) Dissertation Abstracts
Espelien, A. B. (1985). The relationship of job stress/burnout, Family life events, coping methods, and selected variables for deans in baccalaureate nursing programs.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Dissert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46, 3390B.
Farber, B. A., & Miller,J. (1981) Teacher Burnout: A psycho-educational, perspective. Teacher college Record,83(2),235-243.
Farber, B. A. (1983). Stress and burnout in the human service professions. New York : Pergamon Press.
Fischer, H. J. (1983). A psychoanalytic view of burnout. In B. A. Farber(Ed.) Stress and burnout in the human service professions. New York : Pergamon Press, 40-45.
Flint, L. (1982). A model for understanding,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burnout.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for Teacher Education, Houston, TX.
Hakanen, J. J., Bakker, A. B., & Schaufeli, W. B. (2006). Burnout and work engagement among teachers.
Journal of School Psychology, 43, 495–513.
Hamberger, L.K., & Stone, G.V. (1983). Burnout prevention for human service professionals: Proposal for a systematic approach. Journal of holistic medicine, 5(2), 149-162. (PsycLIT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7221183)
Kalker, P.(1984).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 :Cause and coping strategies, Contemporary Education,56(1),16-19.
Kyriacou, C.(1987). 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Educational Research, 29(2), 146-152.
Maslach, C.(1978). The client role in staff burnout. Journal of Social Issues,34940,111-124.
Matthews, D.B, (1980). The prevention of teacher burnout through stress management.
Matthews, D.B., Hill, H.D, & Casteel, J.F. (1985). Prevention of teacher burnout: The challenge of the futur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ssociation of Teacher Educator Las Vegas, NV.
Moracco, J.C. (1981). Burnout in counselors and organizations. ERIC Clearinghouse on counseling and Personnel Services, Ann Arbor, Mich.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195924)
Ray, E. B. (1991). The relationship among communication network roles, job stress, and burnout in
educational organization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39 (1), 91-102.
Spector, A.M. (198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oping strategies. locus of control, and the experience of burnout among teachers. (Doctoral dissertation, University of Fordham) Disseration Abstracts. International , 45, 2323B.
Stoeber, J., & Rennert, D. (2008). Perfectionism in school teachers: Relations with stress appraisals, coping styles, and burnout. Anxiety, Stress, & Coping, 21, 37–53.
Wiggers, T. T. Forney, D. S ., & Schutzman, F. W., (1982). Burnout is not necessary: Prevention and recovery. NASP A Journal, 20(2), 13-21.
作者:谢月英
NCDA CDI,曾任台北市建国高中辅导教师、辅导主任,台湾清华大学竹师教育学院讲师,专长领域为心理咨询、个案辅导、生涯教育、情绪管理、压力调适、亲子教养、心理测评、NLP身心灵团体、NLP训练、NLP成功职涯规划,上海、北京、湖北、沈阳、长春、湖南、山东、四川、厦门、福建等地生涯规划师培训与督导、生涯规划手册编辑培训、家长学生讲座、选填志愿辅导